香港新聞網9月18日電 香港報章18日對相關熱點發表社評
《大公報》發表社評:打通信息盲點 助力國家高質量發展
國家邁向高質量發展,需要香港發揮出更大作用;另一方面,香港本身具有許多不可取代的優勢,可以貢獻國家發展。但一直以來,“香港所長”在哪裏?“國家所需”在何處?兩邊似乎欠缺清晰的了解。在這種“信息差”之下,香港的好本領,未能完全發揮出來,也影響了助力國家關鍵領域的發展。要盡快改變這種相互“不知道”,香港的角色和作用才能發揮得更好。
香港中通社圖片
《香港商報》發表時評:民生無小事 枝葉總關情
民生無小事,枝葉總關情。讓市民滿意,有更多獲得感、幸福感,是政府施政最重要目標,也是應有之義。“傾聽民聲”則是關鍵,是解決為政得失,做到“民有所呼、我有所應”的前提。從行政長官李家超落區與市民互動來看,現場氣氛熱烈,交流坦誠,所觸及的議題均為民生關切。施政報告充分吸納意見,相信有助政策更加貼地,積極有效為民生、拼經濟、做實事。
《星島日報》發表社論:善用DSE優勢吸才 為人才庫製造新血
特區政府着力招攬各地人才,推出多項吸引人才計劃措施,其中高才通所吸納的高端人才陸續抵港,局方准許高才通的子女入讀官津中小學,不但主動幫助其解決子女教育問題,更有助推廣中學文憑試(DSE)課程,並以此作為誘因虹吸更多內地高端人才和高質學生來港,為人口和人才補充更多新血。
《明報》發表社評:金正恩普京抱團取暖 東北亞局勢再添變數
考慮到朝俄傳統關係的歷史與現狀,兩國發展軍事合作並不令人意外。朝鮮半島停戰70年來,南北一直在軍備競賽,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常規軍備產地與軍火庫。據報道,按照與美國達成的密約,韓國數月來一直在向美運送大量火炮彈藥,以便讓美軍將自身庫存彈藥轉運烏克蘭,對抗俄羅斯。諷刺的是,當年韓戰,美蘇各自以軍備支援南北兩軍作戰,今日美俄雙方則都在靠朝鮮半島的各自盟友來提供急需的武器彈藥。美日韓安保結盟在先,俄朝抱團取暖在後,始作俑者,其無後乎。(完)
【編輯:崔靜雯】